说个真事。
2025年国庆节放假期间,我那小学2年级的侄儿差点被电信诈骗。好几天过去了想起来仍后怕,孩子到现在还吓得满脸通红,没能缓过劲儿来。
我把过程简单说一下。
10月2日晚上7点左右,我侄儿玩手机游戏,游戏里有个骗子突然联系他,说送他游戏皮肤,让他加一个抖音账号,抖音账号名称为“57白”。
他加上骗子的抖音账号后,对方通过抖音界面和他聊天。接着,骗子又让他下载一个名叫 “飞鸽” 的远程控制APP,说要给他指导操作。
我侄儿今年二年级,平时也算小机灵,过程中他其实已经有些怀疑了,但骗子马上威胁他:“千万别告诉任何人,尤其是家长,要是说出去,马上就让公安局来抓你!”
之后,骗子还指挥我侄儿赶紧下楼,在小区里找个没人的角落。被吓坏的孩子按照指令,偷偷拿着手机溜出家门,在小区西北角的墙角草丛里蹲了下来,继续接受骗子的指导。(现在想起了一阵后怕,万一骗子不是搞电信诈骗的,而是人贩子呢?)
过了好一会儿,我弟发现孩子不见了,赶紧下楼到处喊他名字。可我侄儿被骗子威胁得不敢应声。
情急之下我弟突然想起自己的荣耀手机开通了云服务,立刻启动查找设备功能。
屏幕上跳动的定位点最终停留在小区草丛区域,我弟远程触发手机强制播放铃声。“顺着断断续续的铃声找过去,就看见孩子缩在草丛里,手指悬在验证码输入框上,脸吓得煞白。” 我弟赶紧冲过去抢过手机时,还有骗子的催促信息:“快点输入,超时皮肤就失效了!”
事情结束后,我弟赶紧打110报了警。报警后,电话先由吕梁市方山县公安局接听,之后转到了镇上派出所,目前警方正在跟进。
后来,派出所建议他们把相关账号解绑,我也给我弟提了额外建议:一是更换银行卡等所有相关账号的密码;二是给这些账号开启“短信验证+指纹/面部识别” 的双重验证;同时还要彻底排查一遍所有账号的安全设置。
写在最后:小学生心智不成熟,面对诈骗分子的恐吓威胁与语言操控,更易陷入被动顺从的状态,难以作出理性判断与反抗。因此,此类针对低龄儿童的电信诈骗案件,频频发生,其危害性不容小觑。这次如果不是两个手机用的同一品牌,使用了查找手机功能,后果真的不堪设想。
当然,家庭作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首要责任主体,需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,帮助孩子建立“不贪小利、不盲从指令、及时求助家长”的安全认知,从源头为孩子筑起一道风险防线。
同时,我也想呼吁短视频、游戏等平台切实履责,对涉未成年人诈骗的账号、内容建立精准监测与快速处置机制,及时封禁 “57 白” 类诈骗账号,优化未成年人账号防护功能,阻断诈骗传播,守护孩子网络安全。